好久沒有上來,都快忘了自己有這麼一個BLOG了....
話說"白銀帝國"中有這麼一句台詞「做生意不過就是做人」,而我確實有這種深刻的體會。
回想飯糰店開幕後沒多久,有天一個女客人來店內用餐,我依然記得當時她坐在巴檯最靠近門口的位置,她的年紀約莫46歲,及腰的長髮燙著有如大海般動人的波浪髮型,為了方便接下來的敘述,在此就先稱她為海波浪。
當海波浪坐下後,我切換成營業用的人格,嘴角上揚眼睛呈半月狀,用帶著輕柔又感性的語氣親切的問她
「這位太太,請問您要吃什麼」。
如果說"做生意不過就是做人"這句話是郭富城跟我說的,那接下來實際的運用就是海波浪教我的。
海波浪:「你叫我什麼?」
「這位太太...怎麼了嗎?」我誠惶誠恐的回答她
海波浪:「我跟你說,你做生意嘴巴要甜一點,怎麼可以叫我太太,要叫"小姐",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,這樣客人聽到才會開心,不然你叫太太不就被你叫老了......(編按:以下省略376個字)」
「是是是,真不好意思,"小姐"請問您要吃什麼」我馬上修正自己錯誤的用詞。
海波浪:「這樣才對阿,我要一個棒棒豬,一個綁起來飯糰」
當海波浪小姐點完餐後,陸續又有兩位女性進來,一位年紀約40,另一位則是45上下。
依照我平時的習慣,進來的這兩位我都會稱呼為"太太",但剛剛經歷了海波浪小姐的教誨,我知道,我該改變了!
「小姐妳好,菜單在前面唷」
「小姐妳好,直接填寫就可以了唷」
沒錯!叫"小姐"一點也不難!只是習慣的問題罷了。
三位小姐都陸續點完餐點後,他們就在吧台前等待。
吧台跟做飯糰的工作區是採面對面的設計,所以當我在製作時客人就能看到製作的流程,當有客人進來時,我也能馬上打招呼。
經過剛剛前面三位"叫小姐"的經驗後,我相信自己對於"叫小姐"這件事已經駕輕就熟了。
正當我在工作區上邊製作飯糰邊得意自己的學習能力時,又有一位女性進來了。
進來的是一位70幾歲的阿嬤熟客。
「一碗粥外帶,不要裝太滿」她進來就直接點跟以往一樣的餐點。
「一碗粥外帶」我在吧檯上大聲的跟廚房重覆著阿嬤的餐點。
過了一會,廚房把粥拿出來,我迅速的把粥裝入塑膠袋內要拿給阿嬤,但一看到海波浪,我又想起剛剛她說過的話...
「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...」
「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...」
「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...」
「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...」
當店內四位女性正專心看著電視時,她們不知道此時的我陷入了天人交戰的選擇煎熬中...
我猶豫著到底該叫"小姐"還是"阿嬤",或是混在一起叫"阿嬤小姐",我防佛聽到了張學友和鄭中基合唱的「左右為難」在耳邊裡響起.....
當我手裡拿著包好的粥,思考了幾秒後,我決定還是按照平常的稱呼叫"阿嬤"就好。
正當我要開口時我又想起了剛剛海波浪說的話!
「只要是女生都要稱呼為小姐,這樣客人聽到才會開心...」
「這樣客人聽到才會開心...」
「這樣客人聽到才會開心...」
「這樣客人聽到才會開心...」
沒錯!讓客人開心正是服務業的王道!
於是我堆起了笑容,拿起包好的粥開口說:
「小姐,妳的粥好了」
這時只見除了那位阿嬤之外,其他的三位小姐都轉過頭來看著我.....
我忽略其他三位小姐的目光,看著阿嬤又叫了聲「小姐,小姐,妳的粥好了」
這時阿嬤轉過頭來疑惑的看著我,不可置信的指著自己說「叫我嗎?」
「恩,小姐,妳的粥好了」我用堅定的語氣童叟無欺的眼神看著阿嬤再重覆一次。
剛剛三位小姐只是用疑惑的眼神瞧著我,直到確定"小姐"二字真的是在叫阿嬤之後,她們眼神再也沒有任何疑惑,沒錯,她們已經確定我是瘋子了....
只見阿嬤擠到吧台前拿起包好的粥,害羞的用雙手遮住自己的嘴巴齁齁齁的笑著說:
「齁齁齁,我這麼老了還叫我小姐喔,齁齁齁齁齁,挖A拍謝啦」阿嬤小姐付了25元帶著她的粥開心的離開店裡........
從那次以後,我還是會常看到阿嬤小姐,但我再也沒看到海波浪出現過了....而其他兩位小姐也從此沒出現過.....
現在,我都只說「你好」.....
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對著70幾歲的阿嬤叫她小姐,我想也是最後一次,但不可否認,自從那次之後我的臉皮就又厚了3公分....